新州州长Gladys Berejiklian又有新动作,针对移民,提出削减政策,近日州长设专家组研究减少移民人数,次年将上交报告给政府提请!新州移民或将正式迎来寒冬!
两周前政府一条有关移民的政策,可以说是把准备移民的老铁都吓出了一身冷汗,就是那条传说中新移民“上山下乡”政策。
新政将通过“激励和限制条件”相结合的方式,要求新移民在偏远地区居住长达5年。基于解决全澳人口不均衡问题的迫切需要,以及在经济上帮助较小的州和偏远地区发展,政府对“下乡政策”态度强硬,不容商量。
人口部长Alan Tudge也阐述道,新移民签证将要求新移民,在大城市以外居住长达5年,但他也不愿具体说明,违反条件的移民将受到何种惩罚。
而在当时这条政策刚出来时,新州州长也立刻跳出来表示,新州移民也确实太多了!应该减半!
据澳广ABC报道,新州州长Gladys Berejiklian表示,她希望新州移民数目减半!
并警告说,新州无法跟上移民对基建的需求!
并且已经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上:据SBS报道,新州州长Gladys Berejiklian最近任命了一个由西悉尼大学校长Peter Shergold,
新州基建厅首席执行官Jim Betts,新南州规划部部长Carolyn McNally,以上三人组成专家小组负责制定新州的人口政策
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:如何减少移民,从而缓解新州的人口压力!
是的,你没看错。新州州长觉得新州人口爆炸了,大城市负荷不了增长的人口。
地广人稀的土澳新州,竟然会拿人口爆炸当理由???
说到人口密度,同中国的帝都和魔都对比一下,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啊。
理由不够,基建来凑!州长大人总要找些合理理由,来论证新州的确人口爆炸。容纳移民的确有压力,这个所谓的理由就是“基建”...
专家小组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向总理提供建议,例如基础设施需要多长时间,才能赶上人口增长率。
(西悉尼大学校长Peter Shergold)州长Gladys Berejiklian表示目前的高人口增长率给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,并再次呼吁将海外移民人数减少到每年约45,000人!
简单点来说,州长之所以拒绝移民的逻辑是,不是我们不想收啊,而是基建赶不及人口需要啊!
那么这时候问题就来了:是基建赶不及还是基建本身慢呢?例如建一条市区轻轨都能比原计划拖了2年以上,这个锅又该谁背呢?
假如基建建造慢和工人施工效率有关,要不要试下招移民来改善呢?估计那时效率蹭蹭涨吧!
以上新州州长正式把削移民提案,已经摆上实际操作日程,目前联邦政府也还没表态。
不过政策如此,也没有办法呀,一旦真的移民的寒冬到来,我们也只能追随政策的脚步,那么未来
移民走向在哪儿?上山下乡政策中究竟哪些属于偏远地区?
偏远地区英文全称是“Regional Australia / Low Population Growth Metropolitan Areas”,即澳洲“边远地区”或“低人口增长的城市地区”。所以,一般一个地区连续2年出生率下降就会被定义为“边远地区”,并非是说地理位置偏远哦。
逐州来看:
在新南威尔士州,除了悉尼、纽卡斯尔、中央海岸和卧龙岗,其他都属于偏远地区;在昆士兰州,偏远地区不包括大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;在维多利亚州,墨尔本大都会区是个例外;珀斯及其周边地区以外都属于偏远地区。
特别指出:首都领地全境都不是偏远地区,而南澳洲、塔斯马尼亚州和北领地全境都是偏远地区。
在“偏远地区”中也有澳洲的部分首府城市,其中相当一部分城市,在教育、就业、生活等方面,并不比悉尼、墨尔本等大热城市差多少,比如北领地的达尔文、南澳的阿德莱德和塔斯马尼亚的霍巴特。
其中,阿德莱德,作为南澳州首府、澳大利亚第五大城市,以其良好的治安环境、完善的基础建设、先进的医疗水平、领先的文化及教育条件,连续多年位列全世界最宜居城市榜单前十。
最后,澳洲的“偏远地区”是根据人口增长率来划分的,所以也并非一成不变,换言之,如今宜居的“偏远地区”,或许明年就可能会变成移民“禁区”。广大朋友们根据自身需要作出判断。
鹏海辰自1995年成立以来,深耕澳洲、加拿大、美国、欧洲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项目23年,以专注、专业、诚信为经营理念,拥有10000+真实的移民成功案例,移民顾问经验丰富,文案制作团队功底深厚,售后服务团队全球一站式五星级服务更重细节,让您的移民之路贴心、安心和放心。